城市健康度体检:长寿立足三大战略,推进两地一城建设发表时间:2023-05-24 17:37 长寿区是唯一以长寿命名的城市 全域面积1423km2,常住人口69万人,其中城区面积77km2,城区人口50万人。GDP突破918亿,全市排第14位。 长寿是全中国唯一以“长寿”命名的区县,蜀汉首置常安县,唐代设乐温县,因其“东北有长寿山,居其下者,人多寿考”而得名。 长寿形成一轴两带六区城市结构 一轴:“产城乡”融合发展轴;二带:明月山大洪湖川渝合作绿色发展示范带、黄草山-长寿湖国际运动康养旅游发展带;六区:生命科学城功能区、新材料高地功能区、明月山大洪湖绿色发展功能区、长寿文化产业及国际旅游功能区、龙溪河-黄草山山水休闲功能区、高效农业发展功能区。 立足三大发展战略 集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材料高地 。长寿新材料产业已经形成了“高端研发平台+链主企业+骨干企业+配套企业”的产业生态。产业园区由晏家新材料基地、江南绿色钢城、菩提创新慧谷三个组团组成。构建“天然气化工新材料”“硅基新材料”“绿色医药”“新能源材料”“新能源装备”“先进钢铁材料”“生产性服务业”等7条产业链图谱。 营造世界级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以“一江、两湖、三河、四山、十三溪”为生态本底,,以“文化+”和“运动康养+”为支撑,农文旅产城深度融合的大文旅和大文创产业。长寿已成功打造长寿湖龙舟赛、铁人三项赛、半程马拉松赛、顶级汽摩赛事等赛事品牌。 建设中国长寿生命科学城。围绕城区功能品质,构建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系统。建设数字健康产业园、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长寿区国际儿童友好城市品牌、国家级雷公藤属研究中心及药品生产基地、中国生命科学院、长寿奥体中心等项目。
积极融入主城方面。 2021年10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畅通长寿等联系中心城区通道,率先实现同城化。支持长寿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定位为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的西南地区国际制造业供应链运营中心。 构建“一区两群”城镇格局战略,发挥同城化发展先行区的带动作用。长寿承担中心城区产业分工、人口转移,优先布局重大功能设施,形成主城都市区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中心城区功能向外扩散的重要传接点。 如何在成渝双城中引领示范。 长寿是成渝中部地区合作平台合广长协同发展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前沿阵地。 长寿已与广安市、垫江县、黔江区、涪陵区、渝北区、合川区、忠县达成共识,将加快构建规划共谋、设施共建、资源共享、管理共治的“1+7”交通运输一体化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 联动四川广安合资合作共建长寿港,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合作。长寿彭州共同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渝双核联动合作标杆典范。攀枝花市和长寿区签署《长寿区和攀枝花市战略合作协议》,达成钒钛钢铁产业、康养产业两个专项合作协议。 川渝五区县长寿、梁平、垫江、邻水、大竹,深化政协合作,建立联席会议、开展协同调研、聚焦重点协商、助力经济合作、组织交流互访等工作机制,推动两地政协信息互通、工作互动、成果共享。 长寿区放眼世界大舞台,为建设“两地一城”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