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空间价值
看见发展趋势

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案例

发表时间:2024-11-14 16:27

为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 2030年)》等有关要求、推进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住房城乡建设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总结了各地在制度机制创新、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适儿化改造、道路空间适儿化改造、公园绿地适儿化改造、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等方面的典型经验做法,形成《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可复制经验清单(第一批)。

  清单提出了实施社区适儿化改造、建设儿童友好公园、增加儿童活动空间和设施、盘活利用既有场地空间11项主要举措及多城市的具体做法。


(一)实施社区适儿化改造

1.广东省珠海市儿童友好社区建设

南村社区推进儿童友好空间微改造。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新增儿童球场、亲子菜园等室外活动场地5 万平方米,改造提升3 条儿童上学道路,按照不同年龄分区域设置儿童活动场地,增加儿童友好标识,创造安全、绿色成长环境。推进邻里中心、社区用房等既有设施复合利用,打造绘本馆、阅览室等社区儿童微空间,提供绘本阅读、心理辅导、书法训练等服务,满足儿童对美好成长空间的新需求。

以孩童视角赋能社区治理

南村社区借助儿童议事会的平台,有效促进儿童融入社区规划及建设流程,激励儿童勇敢发声,表达个人观点。并助力儿童树立起“我是社区一份子”的责任感,已成功召开儿童议事会议10次,吸引了260名儿童的热情参与,取得了显著成效。


童视角引领社区微改造

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南村社区新增儿童游乐场、亲子菜园等室外活动场地共5万平方米。孩子们在滑滑梯攀爬、荡秋千、捉迷藏、种蔬菜……一片欢声笑语。


仁恒社区梅华环保生态中心:巧用零星空间,营造环境友好型儿童体验基地。梅华环保生态中心位于仁恒社区,原为市政园林和环卫设施堆放场地,占地约2400平方米。


环保教育从孩子抓

梅华环保生态中心面向儿童,展示科普垃圾分类的完整链条和再生利用过程,并在场馆内设置儿童艺术手工专区,引导儿童利用废弃物创作独具特色的艺术品,培育儿童环保理念。


2.江西省赣州市儿童友好社区建设

狮子岭社区有机嵌入儿童友好空间。配建幼儿园、儿童之家、童心书屋等儿童服务设施,利用闲置空地和架空层打造童梦乐园、儿童剧场等儿童活动场地,增设游乐设施50余套,在街角空地植入24 节气、航天文化装置等科普元素,组织7 支志愿者队伍提供社会实践、非遗文化等儿童活动,为儿童营造宜居宜乐宜游的生活空间。

孩子们的乐园与成长的摇篮



让孩子成为社区治理的小主人


(二)完善社区服务场景

1.浙江省衢州市儿童友好社区建设

新荷社区打造老幼融合的友好空间。利用闲置空间增设托育中心,拓展儿童活动空间。依托儿童之家、妇儿驿站打造共富工坊,组织退休教师、老党员们为儿童开展作业、兴趣辅导,让照看儿童的妇女和老人在工坊中做来料加工,有效兼顾照料孩子与增加收入的需求。在共富工坊中开设“精灵书画屋”,向特殊儿童开办公益性国画课程,开展亲子活动进社区、家教常识进社区等活动,打造家门口的幸福家园。

凤凰山脚口袋公园

儿童友好集散中心


2.四川省成都市儿童友好社区建设

花照壁社区打造全龄友好的公共空间。在项目建设中兼顾儿童和老年人需求,建设2 公里儿童友好慢行步道,串联儿童户外活动场地、幼儿园、学校、党群服务中心、居民院落等空间,改造6 处7000 平方米社区公共空间,增设健身、营养厨房、手工坊等助老适老服务,让老年人休憩健身的同时,实现“15 分钟遛娃”。


国际SOS儿童村

儿童村及辖区的小朋友们“结对子”成立“小小护绿队”,由儿童村妈妈们带领进行游园绿地定期维护,参与各种社区建设等志愿服务,不仅丰富了“童伴计划”内涵,也让孩子们收获“小小护绿员”的殊荣,而花照壁社区也有幸成为了金牛区首个学生社区“劳动护照”项目的实践点位。


(三)引导多元主体参与

1.上海市长宁区儿童友好社区建设

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到具有栖息地功能的社区生境花园建设中,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吸引居民、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目前已完成24 座生境花园建设。规划设计阶段,充分听取社区儿童等居民的意见建议,将儿童友好、自然教育等要求融入方案。建设运维阶段,组织儿童参与生境花园建设活动,制定生境花园居民管理公约和维护手册,形成以社区志愿者管理维护为主,共建单位、公益组织共同支持的运维管理机制。


2.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儿童友好社区建设

将儿童友好作为社区建设重要内容,整合区、街道、社区与物业、运营单位各方力量,搭建儿童建言发声平台,多方协作、凝聚合力,整体推进项目谋划、设计和实施。如,缤纷社区成立缤纷儿童观察团,引入专业服务运营机构,统筹打造了包括托育中心、成长驿站、儿童友好书房、儿童“医防护”健康综合体等在内的1.17 万平方米儿童友好服务设施和1.5 公里无忧通学路,多元协同共筑安全、有趣、触手可及的儿童学习生活空间。



中国轻咨询服务平台
创新空间价值  看见发展趋势
官方
联系
电话
肖先生  18716494070
1874876740@qq.com
微信号  15685507010
地址:重庆市九龙坡区经纬大道国际科技企业孵化园
营造司公众号
数字营造官网
会员登录
 
 
 
 
登录
其他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