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空间价值
看见发展趋势

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公园绿地适儿化改造

发表时间:2024-11-15 10:48

为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 2030年)》等有关要求、推进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住房城乡建设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总结了各地在制度机制创新、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适儿化改造、道路空间适儿化改造、公园绿地适儿化改造、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等方面的典型经验做法,形成《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可复制经验清单(第一批)。

清单提出了实施社区适儿化改造、建设儿童友好公园、增加儿童活动空间和设施、盘活利用既有场地空间11项主要举措及多城市的具体做法。

(一)建设儿童友好公园

1.四川省雅安市将熊猫绿岛公园适儿化改造

建设为儿童友好公园。结合周边山水环境特点,以大熊猫为主题,设计建设适应不同年龄段儿童需求的活动场地和游乐空间,包括艺术中心、亲子中心、熊猫雕塑、滑梯蹦床、轮滑场地等,让儿童亲近自然、体验文化。结合公园实施的海绵城市建设开展科普教育,植入自然教育、美育教育、科技体验等功能,提高儿童综合素养。


2.重庆市渝中区从“一米高度”出发,将红岩公园建设为儿童友好公园。

充分利用公园漏斗形地形地势,将沟谷平坦区域建设为5000 平方米的儿童乐园和阳光草坪,设置10 余种儿童游乐设施,增加陪护休闲座椅,配套儿童马桶、洗手台等设施,为儿童提供安全舒适的游乐空间。建设3000 米登山步道和观景平台,串联周边红岩村、红色革命纪念馆、新华日报总馆旧址等红色文化资源,让儿童在游乐中浸润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3.海南省三亚市在海棠湾生态公园适儿化改造

内打造儿童乐园。开展生态修复,融入文化元素,设计建设黎锦乐园、耕食乐园、船坞乐园、潮汐沙湾等儿童活动区,采用木头、麻绳、藤竹等当地材料搭建儿童游乐设施,利用原有地形、火山岩和热带植物,塑造独具趣味的探险场景,让儿童在游乐中探索自然、感知文化。


4.辽宁省沈阳市将青少年宫周边绿地改造为儿童友好公园

项目设计阶段,广泛征集周边儿童及家长的建议,将各方需求融入到设计方案中。项目实施阶段,以“希望·追梦”为主题,设置亲子区、低龄区、游戏区、轮滑区等功能区域,拓展儿童游乐空间,营造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需求的活动场景。

www_dbxww_images_202406_657456629108709251.jpg


(二)增加儿童活动空间和设施

1.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对半塘公园进行适儿化改造

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兴趣特点,在半塘公园内开辟出1 万平方米用于建设“松鼠探险园”,塑造银杏拾光隧道、奇幻森林乐园、彩虹广场、自然探险乐园、休憩乐园、拾光露营广场等六大场景,植入游乐、科普、休憩功能,纳入适儿化引导标识、图书漂流站、家长休憩区等配套设施,定期举办儿童读书会,让儿童在兼具教育和趣味的公共空间中游戏休憩、健康成长。


2.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社牛牧场儿童宠物公园

结合居民提出的“儿童+宠物+全龄段友好+开放共享”需求,将小区绿地划分为儿童游乐、宠物活动、休闲健身、文化服务片区,植入儿童乐园、宠物之家、社区书店、绿植服务站等功能和设施,举办创意集市、亲子活动、绘画比赛、公益课堂等社区活动,让儿童在家门口享有高品质空间和服务。



3.广东省东莞市在松山湖高新区中子乐园

按照科技创新友好的原则,乐园将中国散裂中子源研究与活动场地设计、娱乐设施配套巧妙结合起来,把散裂中子源原理转换为“生态探索水乐园、滑滑变速乐园、转转乐园、碰碰乐园、球球微乐园”5 个儿童游戏场地,让儿童在游玩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放大中子乐园示范效应,开放乐园周边的实验室、产业基地、科研院所,打造科普研学地图,进一步丰富儿童科学体验。


中国轻咨询服务平台
创新空间价值  看见发展趋势
官方
联系
电话
肖先生  18716494070
1874876740@qq.com
微信号  15685507010
地址:重庆市九龙坡区经纬大道国际科技企业孵化园
营造司公众号
数字营造官网
会员登录
 
 
 
 
登录
其他账号登录: